五行对应关系:“五行配伍”在时令天文方面的应用
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为万物本源,并根据五行的形象、颜色、属性或引中意义为基石,把具有某种相同、相似或相近性质的事物,分别纳人到“五行配伍”体系中,rti此形成了内容涉及数、理、化、天、地、医、音律、历法、度量等各个方面的体系,成为了万事万物所共有的基木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五脏相互克制、五音依次演变等。随着五行说的抽象化和伦理化,五行配伍理论便对汉代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后世的发展影响很大,具有多重的科学、文化价值和内涵。五行配伍体系是五行学说广泛运用的结果,也是古人长期的科学认识活动的理论总结,它含有深刻的科学思想,对古代科学理论的完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古人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及其与时空万物的对应关系,构成了内涵丰富、系统存序的农学时令理论。《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文献,记载了中国早期农学理论的内容,它把一年之中的耕作、收种、畜牧、蚕桑等活动,以及君王与农亊有关的颁政祭典活动,同天象物候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农事政务要顺天之时,因地制宜;若任情返道,非但劳而无获,而且还会引起灾害。
《吕氏春秋》中的《孟春纪》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簇,其数八,其味酸,其嗅腋,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飞。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旅,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曰,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吕氏春秋》认为,木为春,家耕始举,五布农事,万物滋生,禁伐木杀兽,免误农事。火为夏,五谷茂盛,农时正忙,政令毋兴土功,毋发大众,劳农劝民,不失农时。金为秋,五谷收获,政令是修,修宫室,附墙垣,补城郭,伐薪为炭,劝种麦。水为冬,严寒将至,捕鱼伐木,整修农具,备办武器,备边境,完要塞。
战国秦汉是我国天文学理论的完善时期,甘公《天文星占》和石申《天文》中含有许多天文学的内容,而西汉《淮南子》汇集了上古天文学的大最材料,第一次把天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加以叙述。《淮南子*天文训》利用五行结构,把当时所知的天文知识,如五星、四象、五宫、二十八宿等与历法、乐律、计量等内容联系起来,并以五行的生克演化模式解释天象的变换。
古人用五方、五行、五色、五音和五味分别表示宇宙的全部空间、物质、颜色、声音和性味,以五命名各种事物以相互配属。《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逸周书》的《小开武》和《作洛》以五行与五色、五方配伍来阐述:“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周公……及将致政……乃建大社于国中,其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骗土,中央番以黄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把五行、五味、五色、五声并连称用:“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彰为五声。”《周礼•天官》以五味与四季相应:“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用五味配属五脏,即酸主肝,咸主肾,辛主肺,苦主心,甘主脾。
随着“五”数占据主导地位,大量五数配列都相继集合在五行的麾下,如五谷、五果、五畜、五禽、五官、五脏、五岳、五音、五味、五色、五臭、五志、五德、五气、五运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周密的涵盖天、地、人的“五行配伍”哲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