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五行属金,秋季代表收敛
五行对应的是金。说到秋天,因秋季阳气转入收敛状态,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都要将夏天散于外的亢盛的阳气回收。不过这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要做到成功回收阳气,就要在阳气发散力量相对最弱的时候用功。此季夜间降温幅度大,白天因尚有夏天阳气发散的余威,故髙温还是不能很快降下来。对应于人体的保养,则是要“秋冻”。让机体尽快适应外界的降温,使体表的阳气转人体内,以此来顺应自然的趋势。当秋季时人的脉象应“毛”。
因此秋天就是顺应大自然的收势来养“收”,帮助人体的五脏尽快进入收养状态,让人体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的状态。秋天肺当旺,肺主收,所以秋天应利用“肺当旺”的时节来养肺、调肺、治疗肺病。秋季要多喝水,室内可洒一些淸水,可保护肺脏。要常吃润肺生津之物,如杏仁、百合、银耳及各种水果,其中梨最好。
孙思邈曾说:“秋季,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藏者少。”意思是说,立秋后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状态。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应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保养肺的清肃之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
1、注意收敛
秋为痃疟,故人宜晏居静坐,节减饮食嗜欲,常宜食热物,使腹温暖,如夏季生冷食多了,秋时必患疟痢。勿以冷水沐浴,否则人易患虚热目病、筋脉厥逆、霍乱阴黄等疾。勿当风卧,勿眠中令人扇,当汗出毛孔开时,风邪易入,犯之则风痹不仁,手足不遂,言语不淸。秋天吃山药是最好的补肺宜肾食品。滋阴润燥的是梨。如果人们秋天没有好好地收敛等,到了冬天收藏的东西就少了,所以容易生病。
2、秋季要防外邪致病
“五行”中的“秋”对应着的是肺。秋季天髙气爽,气候干燥,故秋季外邪以燥邪为主。燥性为凉,其性属阴,燥主于秋,其性肃降收敛。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宣降失常,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常见痰中带血。当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从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表现为恶寒较明显,常不发热或微发热,脉多不数等征候。
3、秋季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当然,“秋不忙添衣”。如果一到秋天就穿着棉服,则对人体阳气的内收不利。可随着寒冷的加剧,要采取越穿越多的方式,否则人体御寒的能力会越冷越差。早秋需要冻一冻我们的身体,冻一冻可以顺应秋天人体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阳气随之内守的自然转变过程。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防卫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天,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秋天由于天气多变,有寒、热之异,温燥、凉燥之别,故衣服的增减要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