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圈
当前位置:大道家园国学网>周易基础 >阴阳

阴阳学说的根源:对立、交感、消长、平衡

佚名 著 2024-07-06

阴阳学说的根源:对立、交感、消长、平衡

在中国远古时代,人们便用阴阳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属性将人类的生命运动、自然界的变化等进行了归纳,用以揭示其中的规律。特别是在养生方面,古人将精、气、神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并根据三者相互为用,但又皆为生命之本的特性,提出了存精、养气、守神的养生之道,逐步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生命观,并成为中华养生学的基石。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古人认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

古人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是世间万物本身所固有的。古人将观察到的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都纳人到阴阳范畴中。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古人认为,元气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原。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的“一”,指的就是元气,是一种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能景。“元气一元论”认为,万物皆由元气化生。元气落人后天则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古人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布散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阴升阳降”、“阳升阴降”是宇宙和人体内阴阳之气共同的运行规律。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升降协调,运行有序,相摩相错,推动着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着人的生命进程。若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则人就会进入疾病状态;若升降出人运动停止,则标志着生命的终止。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迫而生者也。”《类经附翼•医易义》也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这四个基本内容又衍生出四种运行模式,这四种模式便形成了阴阳一体的阴阳观。

1.阴阳的对立与互根

阴阳对立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排斥、相互制约,以促进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其中上域阳,下厲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因为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这就是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的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生存前提,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的过程中。因此,阴阳的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地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因此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晚,阳气渐袞,人体的生理功能则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2.阴阳的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的前提是阴升阳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这说明阴阳的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本原。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说:“(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阴升阳降不仅是宇宙本原,也是人体的主要运动形式。阴升阳降推动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协调并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如中医学所说的心肾两脏之气升降互济,肝肺两脏之气龙虎回环,就是运用阴升阳降、交感相错的规律来论说的。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阴阳互藏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感而为万物化迮”。故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化生出万物与生命。《周易》在论述卦象时指出,天地交为“泰”;天地不交为“否”。天地交,卦象为坤上乾下;天地不交,卦象为乾上坤下。因天阳之气性本升上,地阴之气性本沉下,阴居上而阳在下,天地阴阳二气方能交感相错,才能维系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的状态。若阳在上而阴居下,则天地阴阳二气不得交感相错而离析分崩,故称“否”,大自然的生机被遏制而出现异常变化。再就坎水离火来说,坎上离下,即水上火下,为“既济”;而离上坎下,即火上水下,为“未济"。因火性炎上,水性润下,水上火下,则水火交济,阴阳二气交感相错,故为常;而火上水下,则水火不得交济,阴阳二气不得相推相摩,故为变。可见只有阴上阳下,阴升阳降,阴阳二气方能交感相摩,自然界万物方能正常不断地化生和发展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3.阴阳的消长与转化

阴阳消长的含义是指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表现为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制约关系,是阴阳的量变过程,是阴阳发生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阴阳消长的最终结果就是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景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这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

4.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阴阳的最佳状态是“和”,即天地阴阳升降有序,运行和谐,这也是宇宙万物正常地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理想状态。《淮南子•本经训》说:“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物之殊。”指出了阴阳二气和合方能化生万物。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来说,世间万物均处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混合状态,而阴阳平衡是最佳状态。《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汜论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接,乃成为和。”意思是说,天地阴阳二气最好的状态莫过于阴阳和合。和就是阴阳协调平衡。若阴气过于偏盛,则可使亊物停止运动;若阳气过于亢盛,则导致事物过分发展。只有阴阳二气协调,升降有序,交感和合,万物才能正常产生和发展。故《淮南子•泰族训》又说:“阴阳和,则万物生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又说:“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认为“和”是阴阳之气固有的协调机制,是天地之道的根本内容,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遵循“和”的规则。若阴阳二气不得协调而出现了偏盛偏衰,或阴阳二气不得相互维系而导致了“独阴”或“独阳”,则万物万象的发生与变化就会出现失常或终止。故《春秋繁露•顺命》又说:“独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与天地参然而后生。”

阴阳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使阴阳能自动调整而达到氤氳和合,表现了审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人身之阴阳,如同天地之阴阳,既是相互对待和相互藏寓的,又是由阴升阳降的现象来维系其协调平衡的。

古人讲:“人身阴阳,有对待,有流行。对待者,一而二也;流行者,二而一也。非对待无以立阴阳之用,非流行无以见阴阳之用。故人之心肾二也,气血二也,水火二也,上下各有其位,左右各循其途,两者相为对待依附而不可离也。然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气以行血,血以行气,心根于肾,肾根于心,二者又无始无端,互为其宅而不可分也。

夫心肾,阴阳之根柢也,言心肾而水火气血皆在其中矣。.......、为离火而实为火之主,肾为坎水而实为水之源。故坎中之阳必升,升则阴随阳发,十土由兹而辟,八木由兹而茂,而丙丁之火乃光焰烛天矣。离中之阴必降,降则阳随阴敛,五土由是而阖,九金由是而凝,而壬癸之水乃滔滔不竭矣。……然此阴阳升降,流行不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者,有中道焉。过则必至于亢害,不及复至于凝滞,在天地为时令之失,在人身则寒热之偏。”《素问次注•天元纪大论》又说:“天有阴故能下降,地有阳故能上腾,是以各有阴阳也。阴阳交泰,故化变由之成也。”《类经•运气》说:“惟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此即上下相召之本。”

《延年九转法•全图说》中所言:“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则伤阳,阴必偏胜。且阴伤而阳无所成,阳亦伤也;阳伤而阴无所生,阴亦伤也。”古人把体表与内脏相对,认为体表在外为阳,内脏在里为阴;内脏之中,位置髙(以膈肌为界线)的心、肺为阳,位置低的肝、脾、肾为阴;脏与腑相对,腑的功能通达、运动为阳,脏的功能收藏、沉静为阴;血肉筋骨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如心跳动、肺呼吸)属阳。阴阳两者互相依存,协调运作。生理功能活动(阳)的发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背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吸收产生,又必须依赖于脏腑的机能活动(阳)。人体中的阴与阳之间在平时里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这种状态古人称为“阴平阳秘”。)但是,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的平衡被打乱,疾病就发生了。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人体的活动及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损伤组织的修复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而这些又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正气分阴气与阳气;邪气也有阴邪与阳邪之分,如六淫致病因素中的寒湿为阴邪,风、暑、热(火)、燥为阳邪。疾病过程,多为邪正较童的过程,其结果是引起机体的阴阳偏胜或偏衰,所以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多么复杂,都可以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来概括。

1.阴阳偏胜

“胜”是指邪气盛。阴阳偏胜,即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是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阳”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的特性是热,故说:“阳胜则热。”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胜时必然要消耗和制约机体的阴,即所谓“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阴”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胜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说“阴胜则阳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阴胜伤阳”或“阴胜阳袞”之症。

阴阳偏胜所形成的病症是实症,阳邪偏胜则导致实热症,阴邪偏胜则导致实寒症。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的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偏胜。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虚寒症。

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有制约阳热的功能,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虚热症。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症是虚症,阴虚则出现虚热症,阳虚则产生虚寒症。阴阳偏衰与体内的精气有关。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综上所述,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阴阳的偏胜或偏衰来概括说明。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进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时,最终都会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双方都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还同样存在著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总之,人体是一个上下协调、内外统一的整体。这一人体的整体统一性,可以用阴阳的升降出人和交感、和合来解释。由于阴阳二气的升降、出人运动,在下的阴气能升,在上的阳气能降;在内的阴气能出,在外的阳气能人,阴阳二气在其升降出人的运动中交感相摩,协调平衡,因而沟通和联结了机体上下内外的相互联系,维系了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的协调统一。而阴阳升降出人的内在机理,即阴升阳降、阴出阳人的机制,如心肾相交、肝升肺降、脾升胃降、营卫出入等,都是以阴阳的互藏互寓和相摩相荡为内在机理的。就心肾相交来说,心属阳而为火脏,肾属阴而为水脏,二者似乎水火不相容。但火中寓水,阳中有阴;水中涵火,阴中有阳。火中离水则能降,水中涵火则能升。故心火在其所涵阴气的牵掣作用下下降以温肾,肾水在其所寓阳气的鼓动下上济以滋心,如此水火既济,心肾功能协调平衡。再如肝肺两脏,肝为阴中之阳脏,阴中涵阳,故肝气得以升发,由下左升而达上•,肺为阳中之阴脏,阳中寓阴,故肺气得以肃降,由上右降而沉下。如此则肝升肺降,左右轮转,两脏功能得以协调。脾升B降,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同样也是这一机理。如营卫出入,营卫皆为水谷之精所化生之气,苕属阴而主守于内,卫属阳而主运于外。然营中藏卫,阴中有阳;卫中寓营,阳中有阴。故营在其所涵的阳气的作用下出于脉外而化为卫气,运行于体表以保卫机体;卫在其所涵的阴气的作用下入于脉内而化为营气,运行于体内以滋养内脏。如此,营卫和调,相偕运行,维系了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增强r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其实,练武乃是练精化气的一个过程,可增强人体的营卫之气,能够增加人体的运动知觉,并能护身健体。

人体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气虚者(乏力、头昏、食少,苔内质淡,脉弱无力)可用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等药调理。阳虚者(面色苍白、怕冷、手足冷、腰以下发凉,或乏力头晕、夜尿多或便稀,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可用金匮肾气丸等药调理。血虚者(面黄、唇淡、指甲淡、头空、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而细)可用当归、熟地、党参炖肉或大枣、陈皮水煎服,也可服八珍丸等药调理。阴虚者(五心烦热、夜里掀被子、心烦失眠、口干、多梦、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可用龟、鳖、阿胶、生地、枸杞或六味地黄丸等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