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原文]
内经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以甲加子,挨次排列,历六十位而干与支齐,名六十甲子。天气在天流行之气也,(即天干),地气四时气候之序也(即地支)。年十二月从甲年起甲子月,经五年得六十个月而一周;日十二时,从甲日起甲子时,经五日得六十时而一周。兹将六十甲子排列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串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今译]
《黄帝内经》有言:“天行之气的开始在十天干中的甲,地行之气的开始在十二地支中的子。”以甲加子作为一个组合,其他天干和地支在其后依次组合排列,经过六十位就可完成一个轮回,再次来到“曱子”,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组合就叫做“六十曱子”。其中所谓“天气”指的是在空中流行运转的气,也就是所谓的天干;“地气”指的是一年四个气候的时令顺序,即是地支。因为一年有十二月,若从甲年的曱子月开始算起,经过五年(六十个月),六十甲子可以运行一周;若看一日中的十二时辰,从曱曰甲子时开始,经过五日(六十时辰)也能运行六十甲子一周。特将六十甲子排列如下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戌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百
甲戌 乙玄 丙子 丁丑 戌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曱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戌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戌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戌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戌午 己未 庚申 辛百 壬戌 癸玄
[原文]
甲子始于黄帝。史载黄帝命大挠氏探五行之情,占斗柄所建,始作甲子。以天干地支分阴分阳,经纬五运六气,符造化之原,迎日推策,以定岁时。积四千六百一十七年,日月皆无余分。却得十一月甲子朔旦,正适交冬至,是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之原起。相传如是,其所以然之故,非我人所知矣。(四六一七年算数不符)
[今译]
依照六十甲子计算时间的方法,传说最早始于黄帝。历史上记载了黄帝任命大挠氏探究五行变化的奥理,又根据北斗星运行的规律,创作出甲子之法。首先将天干地支区分为阴、阳,并在其中加入五行运动、六气衍生的道理,使之符合天地造化的本源,可以推策日时变迁。这种方法创造之后的四千六百一十七年,日月变化没有可以引入的地方。直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的十一月甲子日,此日是一年的开始、一月的开始、一日的开始、一时的开始在一点重合,可以作为曱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的共同起点。由此颁布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使六十甲子广泛应用起来。这就是现行历法的传说,但历法学道理非常精妙,普通人不经过系统的学习难以理解。
[原文]
甲子年起甲子月者,从周正建子立论。旧历从夏,以寅月为建首,甲子月乃上年之十一月也。旧历法阴阳会合,朔望依太阴,节气依太阳,命理之根据,专论节气,不论朔望。另列于下。
[今译]
根据周朝历法一年的第一个月建子,甲子年甲子月是开始;夏朝历法则定农历的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是用寅月(一月)为建首的历法。这样周历的一年的第一个月甲子月就是夏历的十一月。在旧历法中阴阳会合,朔望由月球运行来确定,节气由太阳运行来确定,而我们讨论的命理,只看节气,不论朔望,需要牢记。这些知识在下文中逐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