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圈
当前位置:大道家园国学网>古琴 >古琴教程

《古琴教程》·古琴名曲解析《碧天秋思》东汉蔡邕

中国古代经典 佚名 著 2025-02-07

《碧天秋思》题解

《蕉庵琴谱》:

此曲凌云霄汉,高远之意。游心于四海之外,寄傲于岩穴之间。胸襟宽阔。有飞鹏万里之思。抑扬顿挫。奇特不一。西风凛冽。景物萧条。我独悠然遁世无闷也。

《天闻阁琴谱》:

琴史,汉蔡邕所作。其音悽切清婉,赋景写怀,若有不胜感恻者。

《醒心琴谱》:

东汉蔡邕所作。此曲凌云霄汉。意味高远。游心于四海之外。寄傲于岩穴之间。胸襟宽阔。有飞鹏万里之思。抑扬顿挫。奇特不一。西风凛冽。景物萧条。我独悠然遁世无闷也。

《碧天秋思》后记

《春草堂琴谱》:

是曲向以“北秋思”命名,殊失南薰之意。按此,实绿用调之杂而误名之也。调归于一,则音自醇矣。

《二香琴谱》:

此曲俗或呼“北秋思”者,别于洞庭秋思也。与取音无涉。

《琴学初津》:

是曲,凌云霄汉。高远之意,游心于四海之外,寄傲于岩穴之间,胸襟宽阔,有飞鹏万里之思,抑扬顿挫,奇特不一,西风凛冽,景物萧条,我独悠然,遁世无闷也。录蕉庵谱跋。秋思操,蔡邕所作。旧谱调法不一,有以黄钟正调,有作仲吕,所以音节驳杂,是谱得于蕉庵谱中,全作林钟,不杂间音,可称善矣。调高音清,确有气爽秋高之意。良士识。

《醒心琴谱》:

此曲于清时有北秋思之称。所谓北秋思者。非北鄙而失南薰之意也。盖以有别于洞庭秋思之故。与取音无关。清代扬州建隆寺明辰和尚善此曲。论及琴者。其以为乐之音足以宣幽抑。释矜燥。远性情。移中和。使人神气清旷。襟抱澄静。超然如出人境。而立于埃氛之表者。惟琴焉。其精于琴理。于炽热夏日。随手抚碧天秋思。遂满座清凉。其弟子秦维翰著蕉庵琴谱。该曲收于其中。天虹之碧天秋思者。即出蕉庵琴谱。唯于第四段有部分改编。故有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