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圈
当前位置:大道家园国学网>儒家 >战国策

《战国策》·秦攻赵长平

西汉 刘向 著 2024-08-03

【注释】

秦攻赵长平,齐、(楚)[燕]救之[1]。秦计曰:齐、(楚)[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周子]谓齐王曰[2]: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3],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4],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5],沃焦釜[6]。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注释】

[1]燕:原作楚,据姚宏等改。下同。

[2]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原作苏秦,据《史记》及诸家考校改。

[3]中:得,适合。

[4]隐蔽:屏藩,屏障。

[5]奉:两手平托,捧着。

[6]沃:犹言浇。

【注释】

秦国攻打赵国长平,齐国、燕国援救赵国。秦王谋划说:齐国、燕国援救赵国,如果三国关系亲近,那么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们不亲近,那么我们就继续攻打长平。这时赵国粮食不够,向齐国请求援助粮食,可是齐国不答应。谋臣周子对齐王说:您不如答应赵国的请求,以此使秦国撤兵;如果不答应赵国的请求,那秦兵就不会退却。这样,正中了秦国的计,而齐、燕两国就失策了。况且赵国对燕国和齐国而言,就等于燕、齐的屏障,这就好比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今天秦国灭了赵国,明天就要轮到齐、燕。而且救赵一事,就该像捧着漏瓮、浇烧干的锅那样急迫。援救赵国,这是大义之举;使秦兵退却,又具有美名。坚持正义,救援将亡的赵国,发扬威力,迫使强大的秦兵退却,齐国不致力于这样的大事,却只想爱惜粮食,这是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有过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