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者、当今学者关于六十四卦《周易》重卦问题的探讨
以上是古代学者关于《周易》重卦问题的探讨。今人对此亦有探讨,高亨说:
窃谓重卦之事,至晚当在殷代。《世本•作篇》云“巫咸作筮”(《周礼•龟人》郑注引),《吕氏春秋•勿躬篇》亦云“巫咸作筮”。是先秦故说作筮者乃巫咸也。《书君奭篇》云:“在大戊时,则有巫咸乂王家。”是巫咸者,殷大戊时人也。按筮之产生,盖上古巫者群众性之创造,不能专归功于殷代巫咸,巫咸之前当已有一段发展过程,然则重卦之事当在巫咸之前也。至于《连山》、《归藏》,亦以六十四卦组成之筮书,但其书早亡,不知作于何时,不能据之以考重卦之时代。《礼记•礼运》记殷有遗书名曰《坤乾》,从坤乾二字观之,此乃筮书。郑玄注谓即《归藏》之类,其说可信。则殷代已有重卦之筮书矣。由此可见,谓重卦之事至晚当在殷代,虽无坚确不破之明证,亦据先秦相传之故说,尚不至大谬矣。
高亨从筮法产生的角度论证了重卦的产生时间。流传至今的大衍筮法,是六十四卦系统的产物,所以重卦当发生在大衍筮法的创立之后。尽管我们无法判断巫咸筮法与大衍筮法是否完全一致,但就各种文献的记载来看,巫咸筮法是易卦体系下的重大创制,故应当是六十四卦系统下的产物。那么,关于文王重卦的说法,基本上是可以排除的。另外,由近几十年出土的殷商时期的“数字易卦”材料来看,其中有不少是六画卦,可见六十四卦卦画的出现,实是在文王之前。
比较其他三种说法,笔者认为神农重卦说是相对可信的,兹在张惠言论述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述。按照传统的说法,神农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开创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除了《系辞》中有神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记述外,先秦两汉不少典籍也记载了神农的事迹。《管子•轻重戊》曰:
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太平御览》引《逸周书》曰:
神农耕而做陶。
《世本•作篇》曰:“神农和药济人”,“神农作琴”,“神农做瑟”。以上是先秦文献中的说法,汉代关于神农的传说则更多更详细。《淮南子•修务》曰:
古者,民茹草饮水,釆树木之实,食臝螝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索隐•三皇本纪》曰:
神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
《新论•琴道》曰: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也。
《白虎通•号篇》曰: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由上述记载可知,神农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对象由禽兽引向植物种植与利用,五谷、琴瑟、草药、农具等都是在与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或发明出来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五谷巨大的繁殖能力不能不使人们惊叹;草药神奇的疗效治愈了人们的各种疾病;人们利用木头丝绳制作各种乐器,以满足沟通天地神明的需要。中国先民正是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看到了植物的神性,从而产生了植物崇拜。这种对植物神性的新崇拜,是与人类族群的膨胀、人们生产范围的扩展、生产对象的转换以及劳作手段的多样化与复杂性分不开的,从而突破了原来以八卦为代表的八大自然物的崇拜,推动人们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以记录或表达更多生产生活的内容和对自然事物、现象的理解。《周易》以蓍草进行占筮的活动,正是在对植物神性的崇拜意识下逐渐产生出来的。朱伯崑先生说:“周部落是以农业生产起家的,其迷信蓍草,实际上出于对农作物的崇拜。”笔者认为,从古典文献中神农对农耕文明具有开创性贡献的记载来看,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的创作归之于神农是有一定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