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圈
当前位置:大道家园国学网 >佛家 >大乘唯识学

大乘唯识学

  •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

  •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是把《瑜伽论》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点编成一百法,以一百个法门来造成一部《百法明门论》。谓此百法虽是从瑜伽论中录出,但论文是天亲菩萨依本论之义所写,故为此“百···

  • 五蕴论

    [五蕴论] 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又名《五蕴论》、《依名释义论》、《粗释体义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大乘光等笔受。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依大乘瑜伽行派的教说,简要阐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为法相宗的重要入···

  • 八识规矩颂
  • 观所缘缘论
  • 辩中边论

    [辩中边论] 辩中边论

    《辩中边论》三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弥勒菩萨所造《辩中边论颂》之注释,旨在阐明大乘中道之正行。

  •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亦称《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论》、《二十唯识颂》。世亲著。唐玄奘译,1卷。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代表其思想的,主要是《唯···

  •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论颂》亦称《高建法幢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世亲著,唐玄奘译,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传世。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

  • 显扬圣教论

    [显扬圣教论] 显扬圣教论

    《显扬圣教论》又称总苞众义论、广苞众义论、显扬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本共二十卷。是显扬《瑜伽师地论》要义最重要的论著,古称“瑜伽论十支”之一,也是唯识宗十一论之一。 全书分十一品:一、摄事品,二、摄净···

  •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又略称《起信论》,大乘佛教重要论书,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论著。它的宗教神学思想代表着此后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方向,为各家宗派所重···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Mahāyāna-samgraha-śāstra) 是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著撰。梵文原本已佚。中国先后有三种汉译:即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

  •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元魏]菩提流支(译)。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成为瑜伽行派的祖师。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10卷。它是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

  •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

    佛教论书《成唯识论》的注释书。亦称《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唐)窥基撰。20卷(或作10卷、60卷)全书分五门。成唯识论述记,本书对《成唯识论》的注释极为详尽,谓世界万有皆阿赖耶识所变,没有任何···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