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圈
当前位置:大道家园国学网 >诸子百家 >儒家

儒家

  • 诗经

    [诗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

  • 尚书

    [尚书] 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又称《书经》,由先秦诸子所著,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尚书》被列为···

  • 周礼

    [周礼] 周礼

    《周礼》又称《周官》,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

  • 仪礼

    [仪礼] 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之前篇目不详,汉初高堂生传仪礼。

  • 礼记

    [礼记]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

  • 周易

    [周易] 周易

    《周易》即包括《易经》和《易传》,“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经》之道;···

  • 左传

    [左传] 左传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公羊传

    [公羊传] 公羊传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是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

  • 榖梁传

    [榖梁传] 榖梁传

    即《榖梁传》也被称作《榖梁春秋》、《春秋榖梁传》。《春秋榖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榖梁传》强···

  • 论语

    [论语] 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与《大学》···

  • 尔雅

    [尔雅] 尔雅

    《尔雅》是辞书之祖,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

  • 孝经

    [孝经]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

  • 孟子

    [孟子] 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本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

  • 中庸

    [中庸]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

  •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作者是谁尚未定论。一说是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

  • 国语

    [国语] 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成书于西汉末,作者为礼学家戴德(世称大···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朱熹从“五经”之一的《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并作了“章句”,即重···

  • 孔丛子

    [孔丛子] 孔丛子

    《孔丛子》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主要记述孔子及其家族后裔子思、子高、子上、子顺、子鱼等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书末又附缀孔臧所著之赋和书上下两篇,而别名为《连丛》。到宋仁宗嘉祐时,宋咸曾为该书···

  •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

  •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有17卷,82篇。由于书中篇名和《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载不尽相同,后人疑其不尽出自董仲舒一人之手。 《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

  • 法言

    [法言] 法言

    《法言》是中国汉代哲学家扬雄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法言》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而成。

  • 列女传

    [列女传] 列女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全书共七卷。作者是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著,因此,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

  • 韩愈文集

    [韩愈文集] 韩愈文集

    《韩愈文集》文集,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昌黎(今辽宁义县)是其郡望,故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人便称他韩昌黎。他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后世又称他韩吏部。死后谥···

  • 正蒙

    [正蒙] 正蒙

    《正蒙》,一名《张子正蒙》,张载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明理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人物。他的大多数作品都亡佚了,庆幸的是,《正蒙》一书作为他最重要的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实为后人的福分。约成书于熙宁九年(1076)。···

  • 周子全书

    [周子全书] 周子全书

    《通书》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哲学著作,后人合编为《周子全书》。

  • 近思录

    [近思录] 近思录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

  • 黄书

    [黄书] 黄书

    《黄书》是明清王夫之的著作。作于1656年,是作者早年的政论著作。通过评述历史阐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出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解释仁义为“以仁爱人,不授以制而尽其私。

  • 象山语要

    [象山语要] 象山语要

    《象山语要》是陆九渊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象山语录》在言谈之间涉及到广泛的内容,除了心学体系自身的概念、方法外,还包括为学的渊源、任务等,既是心学建构的体现,也是心学观点的运用。《象山语录》为陆九渊的多···

  • 大学问

    [大学问] 大学问

    《大学问》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研究《大学》的定型之作,可以视为阳明一生思想的纲要。《大学问》的文化前提是《论语》、《中庸》、《大学》及《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心性之学。《大学问》的核心思想是阐发“万物一体之旨”···

  • 日知录

    [日知录] 日知录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

  •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创作的政治著作。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

  • 困知记

    [困知记] 困知记

    《困知记》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罗钦顺创作的著作。本书是批判心学、改造理学的重要著作,对於研究理学演变史具有重要价值。《困知记》两卷,成於嘉靖七年(1528),《困知记续》两卷,分别完成於嘉靖十年、十二年,《三···

  •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

扩展阅读